急性化脓性骨髓炎

发布时间:2008-08-15浏览次数:0

 

       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多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,它可危及病人生命,也可转化为慢性骨髓炎,经久不愈而致残致疾。因此,一定要早期诊断,及时控制感染。该病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骼感染,包括骨髓、骨质、骨膜,常发生于小儿长管状骨的干骺端,80%以上为12岁以下的儿童,男性多于女性,以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为最常见。致病菌75%为金黄色葡萄球菌,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、大肠杆菌等。

 病因:

 1、 血源性:化脓性细菌通过循环在局部骨质发生病变,即为血源性骨髓炎。感染病灶常为扁桃腺炎、中耳炎、等。

 2、 外伤性:系直接感染,由火器伤或其它外伤引起的开放性骨折,伤口污染,未经及时彻底清创而发生感染,即为外伤性骨髓炎。骨与关节手主时,无菌操作不严,也可引起化脓性感染。

 3、骨骼附近软组织感染扩散引起,如脓性指头炎,若不及时治疗,可以引起指骨骨髓炎。
   
临床症状和体征:

 1、全身情况——发病急,全身不适,寒战发热,体温可达3940度,出汗高热不退,倦怠,食欲不振,甚至恶心、呕吐。

 2、患肢局部剧烈疼痛,呈环状肿胀,皮肤发红发热。在压痛最明显附近肌肉痉挛,关节屈曲不能活动,病人拒绝检查。1周后形成骨膜下脓肿,待脓肿穿破骨膜后,疼痛有所缓解,而局部红肿热痛则较明显。

治疗措施和应该注意的问题

1、全身支持营养疗法:病人中毒高热,消耗严重,应及时有效地控制体温,包括物理降温,如温水或酒精擦浴。药物降温,补充丢失体液,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,及时纠正酸碱失调,补充营养,增强抵抗力,及时补充维生素CB

2、联合应用抗生素: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大多数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。应首先使用对该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,如3天无效应及时调整抗生素。

3、中医治疗急性骨髓炎有其独到之处。对早期未形成脓液者,可清热、解毒化湿、行瘀。脓成未溃或排脓不畅者。以托里排脓法治疗。

4、手术治疗:适用于用抗生素后全身症状不减轻者,疼痛反而加剧者,予以骨钻孔或骨开窗达到引流减压的目的。

5、制动:患肢应固定位置可用石膏托或皮牵引缓解肌肉痉挛,减轻疼痛,并可预防脱位和病理性骨折的发生。